| 2022-09-18 | 下载
师问南泉:“如何是道?”
泉云:“平常心是。”
师云:“还可趣向否?”
泉云:“拟向即乖。”
师云:“不拟争知是道?”
泉云:“道不属知不知。知是妄觉,不知是无记。若真达不疑之道,犹如太虚,廓然荡豁,岂可强是非也!”
师于言下,顿悟玄旨,心如朗月。
南泉上堂。
师问:“明头合,暗头合?”泉便归方丈。
师便下堂,云:“这老和尚被我一问,直得无言可对。”
首座云:“莫道和尚无语,自是上座不会。”
师便打。又云:“这棒合是堂头老汉吃。”
师问南泉:“知有的人,向什么处去?”
泉云:“山前檀越家,作一头水牯牛去。”
师云:“谢和尚指示。”
泉云:“昨夜三更月到窗。”
师在南泉作炉头,大众普请择菜。师在堂内叫:“救火!救火!”
大众一时到僧堂前,师乃关却僧堂门。大众无对。
泉乃抛锁匙,从窗内入堂中,师便开门。
师在南泉井楼上打水次,见南泉过,便抱柱悬却脚,云:“相救!相救!”
南泉上楜梯,云:“一二三四五。”
师少时间却去礼谢,云:“适来谢和尚相救。”
南泉东西两堂争猫儿。
泉来堂内,提起猫儿云:“道得即不斩,道不得即斩却。”
大众下语,皆不契泉意。当时即斩却猫儿子。
至晚间,师从外归来,问讯次,泉乃举前话了,云:“你作么生救得猫儿?”
师遂将一只鞋戴在头上出去。
泉云:“子若在,救得猫儿。”
师问南泉:“异即不问,如何是类?”
泉以两手托地。师便踏倒,却归涅槃堂内,叫:“悔!悔!”
泉闻,乃令人去问:“悔个什么?”
师云:“悔不更与两踏。”
南泉从浴室里过,见浴头烧火,问云:“作什么?”
云:“烧浴。”
至晚间,浴头入方丈,泉问:“作什么?”
云:“请水牯牛去浴。”
泉云:“将得绳索来否?”
浴头无对。
师来问讯泉,泉举似师。师云:“某甲有语。”
泉便云:“还将得绳索来么?”
师便近前蓦鼻便拽。
泉云:“是即是,太粗生。”
师问南泉:“离四句,绝百非外,请师道。”
泉便归方丈。
师云:“这老和尚每常口吧吧地,及其问著,一言不措。”
侍者云:“莫道和尚无语好。”
师便打一掌。
南泉一日掩却方丈门,便把灰围却门外,问僧云:“道得即开门。”
多有人下语,并不契泉意。
师云:“苍天!苍天!”
泉便开门。
师问南泉云:“心不是佛,智不是道。还有过也无。”
泉云:“有。”
泉遂举,师便出去。
师上堂谓众曰:“此事的的,没量大人,出这里不得。老僧到沩山,僧问‘如何是祖师西来意?’沩山云:‘与我将床子来。’若是宗师,须以本分事接人始得。”
时有僧问,“如何是祖师西来意?”
师云:“庭前柏树子!”
学云:“和尚莫将境示人。”
师云:“我不将境示人。”
云:“如何是祖师西来意。”
师云:“庭前柏树子。”
师又云:“老僧九十年前,见马祖大师下八十余员善知识,个个俱是作家,不似如今知识,枝蔓上生枝蔓,大都是去圣遥远,一代不如一代。只如南泉寻常道:‘须向异类中行。’且作么生会?如今黄口小儿,向十字街头说葛藤,博饭噇、觅礼拜,聚三五百众,云:‘我是善知识,你是学人。’ ”
僧问:“如何是清净伽蓝?”
师云:“丫角女子。”
云:“如何是伽蓝中人?”
师云:“丫角女子有孕。”
问:“承闻和尚亲见南泉,是否?”
师云:“镇州出大萝卜头。”
问:“和尚生缘什么处?”
师以手指云:“西边更向西。”
问:“法无别法,如何是法?”
师云:“外空,内空,内外空。”
问:“如何是佛真法身?”
师云:“更嫌什么!”
问:“如何是心地法门?”
师云:“古今榜样!”
问:“如何是宾中主?”
师云:“山僧不问妇。”
问:“如何是主中宾?”
问:“如何是一切法常住?”
其僧再问。
师云:“今日不答话。”
师上堂云:“兄弟!莫久立。有事商量,无事向衣钵下坐,穷理好。老僧行脚时,除二时斋粥,是杂用心力处,余外更无别用心处也。若不如此,出家大远在!”
问:“万物中何物最坚?”
师云:“相骂饶汝接嘴,相唾饶汝泼水。”
问:“晓夜不停时如何?”
师云:“僧中无与么两税百姓!”
问:“如何是一句?”
师云:“若守著一句,老却你。”
师谓众云:“若一生不离丛林,不语十年五载,无人唤你作哑汉。已后佛也不奈你何!你若不信,截取老僧头去。”
师上堂云:“兄弟!你正在第三冤里。所以道:‘但改旧时行履处,莫改旧时人。’共你各自家出家,比来无事。更问禅问道,三十二十人聚头来问,恰似欠伊禅道相似。你唤作善知识,我是同受拷。老僧不是戏好,恐带累他古人,所以东道西说。”
问:“十二时中,如何用心?”
师云:“你被十二时使,老僧使得十二时,你问哪个时?”
问:“如何是赵州主人公?”
师咄云:“这箍桶汉。”
学人应诺。
师云:“如法箍桶著。”
问:“如何是学人本分事?”
师云:“树摇鸟散,鱼惊水浑。”
问:“如何是少神底人?”
师云:“老僧不如你!”
学云:“不占胜。”
师云:“你因什么少神?”
问:“至道无难,唯嫌拣择,是时人窠窟?”
师云:“曾有问我,直得五年分疏不得。”
有官人问:“丹霞烧木佛,院主为什么眉须堕落?”
师云:“官人宅中,变生作熟,是什么人?”
云:“所使。”
师云:“却是他好手。”
问:“毗目仙人执善财手,见微尘佛时如何?”
师遂执僧手,云:“你见个什么?”
有尼问:“如何是沙门行?”
师云:“莫生儿!”
尼云:“和尚勿交涉。”
师云:“我若共你打交涉,堪作什么。”
问:“如何是赵州主人公?”
师云:“田库奴。”
问:“如何是王索仙陀婆?”
师云:“你道老僧要个什么?”
问:“如何是玄中玄?”
师云:“说什么玄中玄。七中七,八中八。”
问:“如何是仙陀婆?”
师云:“静处萨婆诃。”
问:“如何是法非法?”
师云:“东西南北。”
学云:“如何会去?”
师云:“上下四维。”
问:“如何是玄中玄?”
师云:“这僧若在,合年七十四五。”
问:“王索仙陀婆时如何?”
师蓦起,打躬叉手。
问:“如何是道?”
师云:“不敢,不敢。”
问:“如何是法?”
师云:“敕敕,摄摄!”
问:“赵州去镇府多少?”
师云:“三百。”
学云:“镇府来赵州多少?”
师云:“不隔。”
僧问:“如何玄中玄?”
师云:“玄来多少时也?”
学云:“玄来久矣!”
师云:“赖遇老僧,洎合玄杀这屡生。”
【洎合,几乎;屡,借作“驴”, 屡生,指愚蠢的人】
问:“如何是学人自己?”
师云:“还见庭前柏树子么!”
师上堂云:“若是久参底人,莫非真实,莫非亘古亘今。若是新入众底人,也须究理始得。莫趁者边三百、五百、一千,傍边二众丛林,称道好个住持,洎乎问著佛法,恰似炒砂作饭相似,无可施为,无可下口,却言他非我是,面赫赤地,良由世间出非法语,真实欲明者意,莫辜负老僧。”
问:“在尘为诸圣说法,总属披搭。未审和尚如何示人?”
师云:“什么处见老僧?”
学云:“请和尚说。”
师云:“一堂师僧,总不会这僧语话。”
别有一僧问:“请和尚说。”
师云:“你说,我听。”
问:“真化无迹无师,弟子时如何?”
师云:“谁教你来问?”
学云:“更不是别人。”
师便打之。
问:“此事如何辨?”
师云:“我怪你。”
学云:“如何辨得?”
师云:“我怪你不辨。”
学云:“还保任否?”
师云:“保任、不保任自看。”
问:“如何是无知解的人?”
师云:“说什么事!”
问:“如何是西来意?”
师下禅床。
学云:“莫便是否。”
师云:“老僧未有语在。”
师云:“你见前汉、后汉把揽天下,临终时半钱也无分。”
问:“时人以珍宝为贵,沙门以何为贵?”
师云:“急合取口。”
学云:“合口还得也无?”
师云:“口若不合,争能辨得。”
问:“如何是赵州一句?”
师云:“老僧半句也无。”
学云:“岂无和尚在?”
师云:“老僧不是一句!”
问:“如何得不被诸境惑?”师垂一足,僧便出鞋。师收起足,僧无语。
有俗官问:“佛在日,一切众生归依佛。佛灭度后,一切众生归依什么处?”
师云:“未有众生。”
学云:“现问次。”
师云:“更觅什么佛!”
问:“还有不报四恩、三有者也无?”
师云:“有。”
学云:“如何是?”
师云:“这杀父汉,算你只少此一问。”
问:“如何是和尚意?”
师云:“无施设处。”
师上堂云:“兄弟!但改往修来。若不改,大有著你处在!老僧在此间三十余年,未曾有一个禅师到此间。设有来,一宿一食急走过,且趁软暖处去也。”
问:“忽遇禅师到来,向伊道什么?”
师云:“千钧之弩,不为鼷鼠而发机。”
师云:“兄弟!若从南方来者,即与下载。若从北方来,即与装载。所以道‘近上人问道,即失道;近下人问道者,即得道’。
兄弟!正人说邪法,邪法亦随正,邪人说正法,正法亦随邪。诸方难见易识,我者里易见难识。”
问:“善恶惑不得底人,还独脱也无?”
师云:“不独脱。”
学云:“为什么不独脱?”
师云:“正在善恶里。”
尼问:“离却上来说处,请和尚指示。”
尼将铁瓶添水来,云:“请和尚答话。”
师笑之。
问:“世界变为黑穴,未审此个落在何路?”
师云:“不占。”
学云:“不占是什么人?”
师云:“田库奴。”
问:“无言无意,始称得句,既是无言,唤什么作句?”
师云:“高而不危,满而不溢。”
学云:“即今和尚是满,是溢?”
师云:“争奈你问我。”
问:“如何是灵者?”
师云:“净地上屙一堆屎!”
学云:“请和尚的旨。”
师云:“莫恼乱老僧!”
问:“法身无为,不堕诸数,还许道也无。”
师云:“作么生道!”
学云:“与么即不道也。”
师笑之。
问:“如何是佛,如何是众生?”
师云:“众生即是佛,佛即是众生。”
学云:“未审两个那个是众生?”
师云:“问!问!”
问:“大道无根,如何接唱?”
师云:“你便接唱。”
云:“无根又作么生?”
师云:“既是无根,什么处系缚你!”
问:“正修行的人莫被鬼神测得也无?”
师云:“测得!”
云:“过在什么处?”
师云:“过在觅处。”
云:“与么即不修行也?”
师云:“修行。”
问:“孤月当空,光从何生?”
师云:“月从何生?”
问:“承和尚有言,道不属修,但莫染污。如何是不染污?”
师云:“检校内外。”
云:“还自检校也无?”
师云:“检校。”
云:“自己有什么过,自检校?”
师云:“你有什么事。”
师上堂云:“此事如明珠在掌,胡来胡现,汉来汉现。老僧把一枝草作丈六金身用,把丈六金身作一枝草用。佛即是烦恼,烦恼即是佛。”
问:“佛与谁人为烦恼?”
师云:“与一切人为烦恼!”
云:“如何免得?”
师云:“用免作么。”
师示众云:“老僧此间,即以本分事接人。若教老僧随伊根机接人,自有三乘十二分教,接他了也。若是不会,是谁过欤!已后遇着作家汉,也道老僧不辜他。但有人问,以本分事接人。”
问:“从上至今,即心是佛。不即心,还许学人商量也无?”
师云:“即心且置,商量个什么!”
问:“古镜不磨,还照也无?”
师云:“前生是因,今生是果!”
问:“三刀未落时如何?”
师云:“森森地。”
云:“落后如何?”
师云:“迥迥地。”
问:“如何是出三界的人?”
师云:“笼罩不得。”
问:“牛头未见四祖,百鸟衔花供养。见后,为什么百鸟不衔花供养?”
师云:“应世,不应世。”
问:“白云自在时如何?”
师云:“争似春风处处闲!”
问:“如何是露地白牛?”
师云:“月下不用色。”
云:“食噉何物?”
云:“请师答话。”
师云:“老僧答与么!”
师示众云:“拟心即差。”
僧便问:“不拟心时如何?”
师打三下,云:“莫是老僧辜负阇黎么?”
问:“凡有问答,落在意根。不落意根,师如何对?”
师云:“问。”
学云:“便请师道。”
师云:“莫向者里是非!”
问:“龙女亲献佛,未审将什么献?”
师以两手作献势。
师示众云:“此间佛法,道难即易,道易即难。别处难见易识,老僧者里,即易见难识。若能会得,天下横行。忽有人问:什么处来。若向伊道从赵州来,又谤赵州。若道不从赵州来,又埋没自己。诸人且作么生对他?”
僧问:“触目是谤,和尚如何得不谤去?”
师云:“若道不谤,早是谤了也!”
师云:“解修行即得。若不解修行,即参差落他因果里。”
师云:“我教你道,若有问时,但向伊道:‘赵州来。’忽问:‘赵州说什么法?’但向伊道:‘寒即言寒,热即言热。’若更问道:‘不问者个事。’但云:‘问什么事?’,若再问:‘赵州说什么法?’便向伊道:‘和尚来时不交传语,上座若要知赵州事,但自去问取。’”
【伊:表示第三人称,相当于“她”、“他”、“彼”】
问:“不顾前后时如何?”
师云:“不顾前后且置,你问阿谁?”
师示众云:“迦叶传与阿难,且道达磨传与什么人?”
问:“且如二祖得髓,又作么生?”
师云:“莫谤二祖!”
师又云:“达磨也有语:‘在外者得皮,在里者得骨。’且道更在里者得什么?”
问:“如何是得髓的道理?”
师云:“但识取皮。老僧者里,髓也不立!”
云:“如何是髓?”
师云:“与么皮也摸未著!”
问:“与么堂堂,岂不是和尚正位?”
师云:“还知有不肯者么?”
学云:“与么即别有位?”
师云:“谁是别者?”
学云:“谁是不别者?”
师云:“一任叫。”
问:“上上人一拨便转,下下人来时如何?”
师云:“汝是上上?下下?”
云:“请和尚答话。”
师云:“话未有主在。”
云:“某甲七千里来,莫作心行。”
师云:“据你者一问,心行莫不得么?”
此僧一宿便去。
问:“不绍傍来者如何?”
师云:“谁?”
学云:“惠延。”
师云:“问什么?”
学云:“不绍傍来者。”
师以手抚之。
【绍:接续;继承】
问:“如何是衲衣下事?”
师云:“莫自瞒。”
问:“真如、凡圣,皆是梦言,如何是真言?”
师云:“更不道者两个。”
学云:“两个且置,如何是真言?”
师云:“唵部啉发。”
问:“如何是赵州?”
师云:“东门、西门、南门、北门。”
问:“如何是定?”
师云:“不定。”
学云:“为什么不定?”
师云:“活物,活物。”
师云:“合与么。”
学云:“莫便是学人本分事?”
师云:“随也,随也。”
问:“古人三十年,一张弓,两下箭,只射得半个圣人。今日请师全射!”
师便起去。
师示众云:“至道无难,唯嫌拣择。才有言语,是拣择。老僧却不在明白里。是你向什么处见祖师?”
问:“和尚既不在明白里,护惜个什么处?”
师云:“我亦不知。”
学云:“和尚既自不知,为什么道不在明白里?”
师云:“问事即得。礼拜退。”
师示众云:“法本不生,今则无灭。更不要道,才语是生,不语是灭。诸人且作么生是不生不灭底道理?”
问:“早是不生不灭么?”
师云:“者汉只认得个死语。”
【早,《古尊宿语要》作“草”】
问:“至道无难,唯嫌拣择。才有言语是拣择,和尚如何示人?”
师云:“何不尽引古人语?”
学云:“某甲只道得到这里。”
师云:“只这‘至道无难,唯嫌拣择’。”
上堂,示众云:“看经也在生死里,不看经也在生死里。诸人且作么生出得去?”
僧便问:“只如俱不留时,如何?”
师云:“实即得。若不实,争能出得生死!”
问:“利剑锋头快时如何?”
问:“大难到来,如何回避?”
师云:“恰好。”
上堂,良久云:“大众总来也未?”
对云:“总来也。”
师云:“更待一人来,即说话。”
僧云:“候无人来,即说似和尚。”
师云:“大难得人。”
师示众云:“心生即种种法生,心灭即种种法灭。你诸人作么生?”
僧乃问:“只如不生不灭时如何?”
师云:“我许你者一问。”
师因参次,云:“明又未明,道昏欲晓,你在阿哪头?”
僧云:“不在两头。”
师云:“与么,即在中间也?”
云:“若在中间,即在两头。”
师云:“这僧多少时,在老僧者里,作与么语话,不出得三句里。然直饶出得,也在三句里。你作么生?”
师云:“何不早与么道。”
问:“如何是通方?”
师云:“离却金刚禅。”
师示众云:“衲僧家,直须坐断报、化佛头始得。”
问:“坐断报化佛头是什么人?”
师云:“非你境界。”
师示众云:“大道只在目前,要且难睹。”
僧乃问:“目前有何形段,令学人睹?”
师云:“任你江南江北。”
学云:“和尚岂无方便为人?”
师云:“适来问什么?”
问:“入法界来,还知有也无?”
师云:“谁入法界?”
学云:“与么即入法界不知去也?”
师云:“不是寒灰死木,花锦成现百种有。”
学云:“莫是入法界处用也无?”
师云:“有什么交涉。”
问:“若是实际理地,什么处得来?”
师云:“更请闍梨宣一遍。”
问:“万境俱起,还有惑不得者也无?”
师云:“有。”
师云:“你还信有佛法否?”
学云:“信有佛法,古人道了。如何是惑不得者?”
师云:“为什么不问老僧?”
学云:“问了也。”
师云:“惑也。”
问:“未审古人与今人还相近也无?”
师云:“相近即相近,不同一体。”
学云:“为什么不同?”
师云:“法身不说法。”
学云:“法身不说法,和尚为人也无?”
师云:“我向惠里答话!”
学云:“争道法身不说法?”
师云:“我向惠里救你阿爷,他终不出头。”
问:“学人道不相见时,还回互也无?”
师云:“测得回互。”
学云:“测他不得,回互个什么?”
师云:“不与么是你自己。”
师云:“人转近,道即转远也。”
学云:“和尚为什么自隐去?”
师云:“我今现共你语话。”
学云:“争道不转?”
师云:“合与么著。”
师示众云:“教化得的人,是今生事。教化不得的人,是第三生冤。若不教化,恐堕却一切众生。教化亦是冤。是你还教化也无?”
僧云:“教化。”
师云:“一切众生还见你也无?”
学云:“不见。”
师云:“为什么不见?”
学云:“无相。”
师云:“即今还见老僧否?”
学云:“和尚不是众生。”
师示众云:“龙女心亲献,尽是自然事。”
问:“既是自然,献时为什么?”
师云:“若不献,争知自然!”
问:“只如无佛无人处,还有修行也无?”
师云:“除却者两个,有百千万亿。”
学云:“道人来时在什么处?”
师云:“你与么即不修行也。”
其僧礼拜。
师云:“大有处著你在。”
问:“白云不落时如何?”
师云:“老僧不会上象。”
学云:“岂无宾主?”
师云:“老僧是主,阇梨是宾,白云在什么处?”
问:“大巧若拙时如何?”
师云:“丧却栋梁材。”
师示众云:“佛之一字,吾不喜闻。”
问:“和尚还为人也无?”
师云:“为人。”
学云:“如何为人?”
师云:“不识玄旨,徒劳念静。”
学云:“既是玄,作么生是旨?”
师云:“我不把本。”
学云:“者个是玄,如何是旨?”
师云:“答你是旨。”
师示众云:“各自有禅,各自有道。忽有人问你,作么生是禅是道?作么生祇对他?”
僧乃问:“既各有禅道,从上至今语话为什么?”
学云:“未审如何为人?”
师乃退身不语。
师示众云:“不得闲过,念佛、念法。”
僧乃问:“如何是学人自己念?”
师云:“念者是谁?”
学云:“无伴。”
师叱:“者驴。”
上堂,示众云:“若是第一句,与祖佛为师。第二句,与人天为师。第三句,自救无疗。”
有僧问:“如何是第一句?”
师云:“与祖佛为师。”
师又云:“大好从头起。”
学人再问。
师云:“又却人天去也。”
师示众云:“是他不是不将来,老僧不是不祇对。”
僧云:“和尚将什么祇对?”
师长吁一声。
云:“和尚将这个祇对,莫辜负学人也无!”
师云:“你适来肯我,我即辜负你。若不肯我,我即不辜负你。”
师示众云:“老僧今夜答话去也,解问者出来!”
有僧才出礼拜,
师云:“比来抛砖引玉,只得个墼子。”
【墼(jī):未烧的砖坯】
问:“狗子还有佛性也无?”
师云:“无。”
学云:“上至诸佛,下至蚁子,皆有佛性,狗子为什么无?”
师云:“为伊有业识性在。”
问:“如何是法身?”
师云:“应身。”
云:“学人不问应身。”
师云:“你但管应身。”
问:“朗月当空时如何?”
师云:“阇梨名什么?”
学云:“某甲。”
师云:“朗月当空在什么处?”
问:“正当二八时如何?”
师云:“东东,西西。”
学云:“如何是东东西西?”
师云:“觅不著。”
问:“学人全不会时如何?”
师云:“我更不会。”
云:“和尚还知有也无?”
师云:“我不是木头,作么不知。”
云:“大好不会。”
师拍掌笑之。
问:“如何是道人?”
师云:“我向道是佛人。”
问:“凡有言句,举手动足,尽落在学人网中。离此外,请师道!”
师云:“老僧斋了未吃茶。”
马大夫问:“和尚还修行也无?”
师云:“老僧若修行,即祸事。”
云:“和尚既不修行,教什么人修行?”
师云:“大夫是修行的人!”
云:“某甲何名修行?”
师云:“若不修行,争得扑在人王位中!餧得来赤冻红地,无有解出期。”
大夫乃下泪拜谢。
师示众云:“阇梨不是不将来,老僧不是不祇对。”
又云:“阇梨莫擎拳合掌,老僧不将禅床、拂子对。”
问:“思忆不及处如何?”
师云:“过者边来。”
云:“过者边来,即是及处,如何是思不及处?”
师竖起手云:“你唤作什么?”
云:“唤作手,和尚唤作什么?”
师云:“百种名字,我亦道。”
云:“不及和尚百种名字,且唤什么?”
师云:“与么即你思忆不及处。”
僧礼拜。
师云:“教你思忆得及者。”
云:“如何是?”
师云:“释迦教、祖师教,是你师!”
云:“祖与佛古人道了也,如何是思忆不及处?”
师再举指云:“唤作什么?”
僧良久。
师云:“何不当头道著,更疑什么!”
问:“如何是和尚家风?”
师云:“老僧耳背,高声问!”
僧再问,师云:“你问我家风,我却识你家风。”
问:“万境俱起时如何?”
师云:“万境俱起。”
云:“一问一答是起,如何是不起?”
师云:“禅床是不起的。”
僧才礼拜次,师云:“记得问答?”
云:“记得。”
师云:“试举看。”
僧拟举。
问:“如何是目前佛?”
师云:“殿里的。”
云:“者个是相貌佛,如何是佛?”
师云:“即心是!”
云:“即心犹是限量,如何是佛?”
师云:“无心是。”
学云:“有心、无心,还许学人拣也无?”
师云:“有心、无心,总被你拣了也,更教老僧道什么即得。”
问:“远远投师,未审家风如何?”
师云:“不说似人。”
学云:“为什么不说似人?”
师云:“是我家风。”
学云:“和尚既不说似人,争奈四海来投?”
师云:“你是海,我不是海。”
学云:“未审海内事如何?”
问:“祖佛近不得的是什么人?”
师云:“不是祖佛。”
学云:“争奈近不得何?”
师云:“向你道,不是祖佛,不是众生,不是物,得么?”
学云:“是什么?”
师云:“若有名字,即是祖佛、众生也。”
学云:“不可只与么去也!”
师云:“卒未与你去在。”
问:“如何是平常心?”
师云:“狐狼野干是。”
问:“作何方便,即得闻于未闻?”
师云:“未闻且置,你曾闻个什么来?”
问:“承教有言:随色摩尼珠。如何是本色?”
师召僧名,僧应诺。
师云:“过者边来!”
僧便过,又问:“如何是本色?”
师云:“且随色走。”
问:“平常心的人,还受教化也无?”
师云:“我不历他门户。”
学云:“与么则莫沉却那边人么?”
师云:“大好平常心。”
问:“如何是学人保任的物?”
师云:“尽未来际拣不出。”
问:“如何是大修行的人?”
师云:“寺里纲维是。”
问:“学人才到,总不知门户头事如何?”
师云:“上座名什么?”
学云:“惠南。”
师云:“大好不知。”
问:“学人欲学,又谤于和尚。如何得不谤去?”
师云:“你名什么?”
学云:“道皎。”
师云:“静处去,者米囤子!”
问:“如何是和尚大意?”
师云:“无大无小。”
学云:“莫便是和尚大意么?”
师云:“若有纤毫,万劫不如。”
问:“万法本闲,而人自闹,是什么人语?”
师云:“出来便死。”
问:“不是佛,不是物,不是众生。这个是断语。如何是不断语?”
师云:“天上天下,唯我独尊。”
问:“如何是毗卢圆相?”
师云:“老僧自小出家,不曾眼花。”
学云:“和尚还为人也无?”
师云:“愿你长见毗卢圆相。”
问:“佛祖在日,佛祖相传。佛祖灭后,什么人传?”
师云:“古今总是老僧分上!”
学云:“未审传个什么?”
师云:“个个总属生死!”
云:“不可埋没却祖师也!”
师云:“传个什么?”
问:“凡圣俱尽时如何?”
师云:“愿你作大德,老僧是障佛祖汉。”
问:“远闻赵州,到来为什么不见?”
师云:“老僧罪过。”
问:“朗月当空,未审室中事如何?”
师云:“老僧自出家,不曾作活计。”
学云:“与么,即和尚不为今时也。”
师云:“自疾不能救,焉能救诸疾。”
学云:“争奈学人无依何?”
师云:“依即踏著地,不依即一任东西。”
问:“在心心不测时如何?”
师云:“测阿谁?”
学云:“测自己。”
师云:“无两个。”
问:“不见边表时如何?”
师指净瓶,云:“是什么?”
学云:“净瓶。”
师云:“大好不见边表。”
问:“如何是归根?”
师云:“拟即差。”
问:“不离言句,如何得独脱?”
师云:“离言句是独脱。”
学云:“适来无人教某甲来。”
师云:“因什么到此?”
学云:“和尚何不拣出?”
师云:“我早个拣了也。”
问:“非心不即智,请和尚一句。”
师云:“老僧落你后。”
问:“如何是毕竟?”
师云:“毕竟。”
学云:“那个毕竟是?”
师云:“老僧是毕竟,你不解问者话。”
学云:“不是不问。”
师云:“毕竟在什么处!”
问:“不挂寸丝时如何?”
师云:“不挂什么?”
学云:“不挂寸丝。”
师云:“大好不挂寸丝。”
问:“如救头燃的人如何?”
师云:“便学。”
学云:“什么处?”
师云:“莫占他位次。”
问:“空劫中阿谁为主?”
师云:“老僧在里许坐。”
学云:“说什么法?”
师云:“说你问的!”
问:“承古有言‘虚明自照’。如何是自照?”
师云:“不称他照。”
学云:“照不著处如何?”
师云:“你话堕也。”
问:“如何是的?”
师云:“一念未起时。”
问:“如何是法王?”
师云:“州里大王是。”
云:“和尚不是?”
师云:“你拟造反去,都来一个王不认。”
问:“如何是佛心?”
师云:“你是心,我是佛,奉不奉,自看!”
学云:“师即不无,还奉得也无?”
师云:“你教化我看。”
问:“三身中,哪个是本来身?”
师云:“阙一不可。”
问:“未审此土谁为祖师?”
师云:“达磨来,这边总是。”
学云:“和尚是第几祖?”
师云:“我不落位次。”
学云:“在什么处?”
师云:“在你耳里。”
问:“不弃本,不逐末,如何是正道?”
师云:“大好出家儿。”
学云:“学人从来不曾出家。”
师云:“归依佛,归依法。”
学云:“未审有家可出也无?”
师云:“直须出家。”
学云:“向什么处安排他?”
师云:“且向家里坐。”
问:“明眼人见一切,还见色也无?”
师云:“打却著。”
学云:“如何打得?”
师云:“莫用力。”
学云:“不用力如何打得?”
师云:“若用力即乖。”
问:“祖佛大意,合为什么人?”
师云:“只为今时。”
学云:“争奈不得何?”
师云:“谁之过?”
学云:“如何承当?”
师云:“如今无人承当得!”
学云:“与么即无依倚也?”
师云:“又不可无却老僧。”
问:“了事的人如何?”
学云:“未审和尚还修行也无?”
师云:“著衣吃饭。”
学云:“著衣吃饭寻常事,未审修行也无?”
师云:“你且道我每日作什么!”
崔郎中问:“大善知识还入地狱也无?”
师云:“老僧末上入!”
崔云:“既是大善知识,为什么入地狱?”
师云:“老僧若不入,争得见郎中!”
问:“毫厘有差时如何?”
师云:“天地悬隔。”
云:“毫厘无差时如何?”
师云:“天地悬隔。”
问:“如何是不睡的眼?”
师云:“凡眼、肉眼。”
又云:“虽未得天眼,肉眼力如是。”
学云:“如何是睡的眼?”
师云:“佛眼、法眼是睡的眼。”
问:“大庾岭头趁得及,为什么提不起?”
师拈起衲衣,云:“你甚处得者个来?”
学云:“不问者个。”
师云:“与么,即提不起。”
问:“不合不散如何辨?”
师云:“你有一个,我有一个。”
云:“者个是合,如何是散?”
师云:“你便合。”
问:“如何是不错路?”
师云:“识心见性是不错路。”
问:“明珠在掌,还照也无?”
师云:“照即不无,唤什么作珠?”
问:“灵苗无根时如何?”
师云:“你从什么处来?”
云:“太原来。”
师云:“大好无根。”
问:“学人拟作佛时如何?”
师云:“大煞费力生。”
云:“不费力时如何?”
师云:“与么即作佛去也。”
问:“学人昏钝在一浮沉,如何得出?”
师只据坐。
云:“某甲实问和尚。”
师云:“你甚处作一浮一沉?”
问:“不在凡,不在圣,如何免得两头路?”
师云:“去却两头来答你。”
僧不审。
师云:“不审从什么处起?在者里,从老僧起;在市里时,从什么处起?”
云:“和尚为什么不定?”
师云:“我教你,何不道‘今日好风’。”
问:“如何是大阐提底人?”
师云:“老僧答你还信否?”
云:“和尚重言,那敢不信!”
师云:“觅个阐提人难得。”
【阐提:指永远不得成佛的根机】
问:“大无惭愧的人,什么处著得?”
师云:“此间著不得。”
云:“忽然出头,争向?”
师云:“将取去。”
问:“用处不现时如何?”
师云:“用即不无,现是谁?”
问:“空劫中还有人修行也无?”
师云:“唤什么作空劫?”
云:“无一物是。”
师云:“者个始称修行,唤什么作空劫!”
问:“如何是出家?”
师云:“不履高名,不求垢坏。”
【坏,《景德传灯录》为“得”】
问:“不指一法,如何是和尚法?”
师云:“老僧不说茆山法。”
云:“既不说茆山法,如何是和尚法?”
师云:“向你道不说茆山法。”
云:“莫者个便是也无?”
师云:“老僧未曾将者个示人。”
【茆山,即茅山】
问:“如何是目前独脱一路?”
师云:“无二亦无三。”
云:“目前有路,还许学人进前也无?”
师云:“与么即千里万里。”
问:“如何是毗卢向上事?”
师云:“老僧在你脚底。”
云:“和尚为什么在学人脚底?”
师云:“你元来不知有向上事。”
问:“如何是合头?”
师云:“是你不合头。”
云:“如何是不合头?”
师云:“前句辨取。”
问:“如何是和尚的的意?”
师云:“止!止!不须说,我法妙难思。”
问:“澄澄绝点时如何?”
师云:“堕坑落堑。”
云:“有什么过?”
师云:“你屈著与么人。”
问:“未审出家誓求无上菩提时如何?”
师云:“未出家,被菩提使;既出家,使得菩提。”
有秀才见师手中拄杖,乃云:“佛不夺众生愿,是否?”
师云:“是。”
秀才云:“某甲就和尚乞取手中拄杖,得否?”
师云:“君子不夺人所好。”
秀才云:“某甲不是君子。”
师云:“老僧亦不是佛。”
师因出外,见婆子插田,云:“忽遇猛虎作么生?”
婆云:“无一法可当情。”
师云:“唋。”
婆子云:“唋。”
师云:“犹有者个在。”
【唋,此当读“吁”,表示语气的声音】
有秀才辞去,云:“某甲在此括挠和尚多时,无可报答和尚,待他日作一头驴来报答和尚。”师云:“教老僧争得鞍。”
师到道吾处,才入僧堂,吾云:“南泉一只箭来。”
师云:“看箭。”
吾云:“过也。”
师云:“中也。”
师上堂,示众云:“金佛不度炉,木佛不度火,泥佛不度水,真佛内里坐。菩提涅槃,真如佛性,尽是贴体衣服,亦名烦恼。不问即无烦恼,实际理地,什么处著?一心不生,万法无咎。但究理而坐,二三十年若不会,截取老僧头去。
梦幻空花,徒劳把捉;心若不异,万法亦然。既不从外得,更拘什么?如羊相似,更乱拾物安口中作么?老僧见药山和尚道:‘有人问著,但教合取狗口。’老僧亦道:‘合取狗口。’取我是垢,不取我是净。一似猎狗相似,专欲得物吃。佛法向什么处著?一千人万人尽是觅佛汉子,觅一个道人无。若与空王为弟子,莫教心病最难医。
未有世界,早有此性;世界坏时,此性不坏。从一见老僧后,更不是别人,只是个主人公。者个更向外觅作么?与么时,莫转头换面即失却也。”
问:“百骸俱溃散,一物镇长灵时如何?”
师云:“今朝又风起。”
问:“三乘十二分教即不问,如何是祖师西来意?”
师云:“水牯牛生儿也,好看取!”
云:“未审此意如何?”
师云:“我亦不知。”
问:“万国来朝时如何?”
师云:“逢人不得唤。”
问:“十二时中,如何淘汰?”
师云:“奈河水浊,西水流急。”
云:“还得见文殊也无?”
师云:“者朦瞳汉,什么处去来?”
问:“如何是道场?”
师云:“你从道场来,你从道场去。脱体是道场,何处更不是。”
问:“萌芽未发时如何?”
师云:“嗅著即脑裂。”
云:“不嗅时如何?”
师云:“无者闲工夫。”
问:“如何数量?”
师云:“一二三四五。”
云:“数量不拘的事如何?”
师云:“一二三四五。”
问:“什么世界即无昼夜?”
师云:“即今是昼是夜?”
云:“不问即今。”
师云:“争奈老僧何。”
问:“迦叶上行衣,不踏曹溪路,什么人得披?”
师云:“虚空不出世,道人都不知。”
问:“如何是混而不杂?”
师云:“老僧菜食长斋。”
云:“还得超然也无?”
师云:“破斋也。”
问:“如何是古人之言?”
师云:“谛听谛听。”
问:“如何是学人本分事?”
师云:“与么嫌什么?”
问:“万法归一,一归何所?”
师云:“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,重七斤。”
问:“如何是出家儿?”
师云:“不朝天子,父母返拜!”
问:“觌面事如何?”
师云:“你是觌面汉。”
问:“如何是佛向上人?”
师云:“只者牵耕牛的是。”
问:“如何是急?”
师云:“老僧与么道,你作么生?”
云:“不会。”
师云:“向你道,急急著靴水上立,走马到长安,靴头犹未湿。”
问:“四山相逼时如何?”
师云:“无路是赵州。”
问:“古殿无王时如何?”
师咳嗽一声。
云:“与么,即臣启陛下。”
师云:“贼身已露。”
问:“和尚年多少?”
师云:“一串数珠数不尽。”
问:“和尚承嗣什么人?”
师云:“从谂。”
问:“外方忽有人问:‘赵州说什么法?’如何祇对?”
师云:“盐贵米贱。”
问:“如何是佛?”
师云:“你是佛么?”
问:“如何是出家?”
师云:“争得见老僧。”
问:“佛祖不断处如何?”
师云:“无遗漏。”
问:“本源请师指示。”
师云:“本源无病。”
云:“了处如何?”
师云:“了人知。”
云:“与么时如何?”
师云:“与我安名字著。”
问:“纯一无杂时如何?”
师云:“大煞好一问。”
问:“无为寂静的人,莫落在沉空也无?”
师云:“落在沉空。”
云:“究竟如何?”
师云:“作驴作马。”
问:“如何是祖师西来意?”
师云:“床脚是。”
云:“莫便是也无?”
师云:“是即脱取去。”
问:“澄澄绝点时如何?”
师云:“老僧者里不著客作汉。”
问:“凤飞不到时如何?”
师云:“起自何来?”
问:“实际理地,不受一尘时如何?”
师云:“一切总在里许。”
问:“如何是一句?”
师应诺。僧再问。
师云:“我不患聋。”
问:“初生孩子,还具六识也无?”
问:“头头到来时如何?”
师云:“犹较老僧百步。”
问:“如何是和尚家风?”
师云:“老僧自小出家,抖擞破活计。”
问:“请离四句道。”
师云:“老僧常在里许。”
问:“扁鹊医王为什么有病?”
师云:“扁鹊医王不离床枕。”
又云:“一滴甘露,普润大千。”
问:“如何是露地白牛?”
师云:“者畜生。”
问:“如何是大人相?”
师侧目视之。
云:“犹是隔阶趋附在。”
师云:“老僧无工夫趋得者闲汉。”
问:“才有心念,落在人天?直无心念,落在眷属时如何?”
师云:“非但老僧,作家亦答你不得。”
问:“凡有施为,尽落糟粕。请师不施为答。”
师叱尼云:“将水来,添鼎子沸。”
问:“如何是般若波罗蜜?”
师云:“摩诃般若波罗蜜。”
问:“如何是咬人狮子?”
师云:“归依佛,归依法,归依僧,莫咬老僧。”
问:“离却言句请师道?”
师咳嗽。
问:“如何得不谤古人,不负恩去?”
师云:“阇梨作么生?”
问:“如何是一句?”
师云:“道什么?!”
问:“如何是一句?”
师云:“两句。”
问:“唯佛一人是善知识如何?”
师云:“魔语。”
问:“如何是菩提?”
师云:“者个是阐提。”
问:“如何是大人相?”
师云:“好个儿孙。”
问:“如寂寂无依时如何?”
师云:“老僧在你背后。”
问:“如何是伽蓝?”
师云:“别更有什么?”
云:“如何是伽蓝中人?”
师云:“老僧与阇梨。”
问:“二龙争珠,谁是得者?”
师云:“老僧只管看。”
问:“如何是离因果的人?”
师云:“不因阇梨问,老僧实不知。”
问:“众盲摸象,各说异端。
如何是真象?”
师云:“无假,自是不知。”
问:“如何是第一句?”
师咳嗽。
云:“莫便是否?”
师云:“老僧咳嗽也不得。”
问:“大海还纳众流也无?”
师云:“大海道不知。”
云:“因什么不知?”
师云:“终不道我纳众流。”
问:“如何是毗卢师?”
师云:“毗卢,毗卢。”
问:“诸佛还有师也无?”
师云:“有。”
云:“如何是诸佛师?”
师云:“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。”
问:“如何是学人师?”
师云:“云有出山势,水无投涧声。”
云:“不问者个。”
师云:“是你师不认。”
问:“诸方尽向口里道,和尚如何示人?”
师脚跟打火炉示之。
云:“莫便是也无?”
师云:“恰认得老僧脚跟。”
问:“不行大道时如何?”
师云:“者贩私盐汉。”
云:“却行大道时如何?”
师云:“还我公验来。”
问:“如何是本来身?”
师云:“自从识得老僧后,只这汉更不别。”
云:“与么,即与和尚隔生去也。”
师云:“非但今生,千生万生亦不识老僧。”
问:“如何是祖师西来意?”
师云:“东壁上挂葫芦,多少时也?”
问:“方圆不就时如何?”
师云:“不方不圆。”
云:“与么时如何?”
师云:“是方是圆。”
问:“道人相见时如何?”
师云:“呈漆器。”
问:“谛为什么观不得?”
师云:“谛即不无,观即不得。”
云:“毕竟如何?”
师云:“失谛。”
问:“行又不到,问又不到时如何?”
师云:“到以不到,道人看如涕唾。”
云:“其中事如何?”
师唾地。
问:“如何是祖师西来意?”
师云:“如你不唤作祖师意犹未在。”
云:“本来的如何?”
师云:“四目相睹,更无第二主宰。”
问:“不具形仪,还会也无?”
师云:“即今还会么?”
问:“如何是大无惭愧的人?”
师云:“皆具不可思议。”
问:“学人拟向南方学些子佛法去,如何?”
师云:“你去南方,见有佛处急走过,无佛处不得住。”
云:“与么,即学人无依也。”
师云:“柳絮,柳絮。”
问:“如何是急切处?”
师云:“一问一答。”
问:“不藉三寸,还假今时也无?”
师云:“我随你道,你作么生会?”
问:“如何是和尚家风?”
师云:“茫茫宇宙人无数。”
云:“请和尚不答话。”
问:“二龙争珠,谁是得者?”
师云:“失者无亏,得者无用。”
问:“如何是大人相?”
师云:“是什么。”
有俗士献袈裟,问:“披与么衣服,莫辜负古人也无?”
师抛下拂子云:“是古是今。”
问:“如何是沙门行?”
师云:“展手不展脚。”
问:“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?”
师云:“饱柴饱水。”
云:“见后如何?”
师云:“饱柴饱水。”
问:“如何是学人自己?”
师云:“吃粥了也未?”
云:“吃粥也。”
师云:“洗钵盂去。”
问:“如何是毗卢师?”
师云:“白驼来也无?”
云:“来也。”
师云:“牵去喂草。”
问:“如何是无师智?”
师云:“老僧不曾教阇梨。”
问:“如何是亲切一句?”
师云:“话堕也。”
问:“不借口,还许商量也无?”
师云:“正是时。”
云:“便请师商量。”
师云:“老僧不曾出。”
问:“二祖断臂,当为何事?”
师云:“粉骨碎身。”
云:“供养什么人?”
师云:“来者供养。”
问:“无边身菩萨,为什么不见如来顶相?”
师云:“你是阇梨。”
问:“昼是日光,夜是火光,如何是神光?”
师云:“日光火光。”
问:“如何是恰问处?”
师云:“错。”
云:“如何是不问处?”
师云:“向前一句里辨取。”
问:“如何是大人相?”
师以手摸面,叉手敛容。
问:“如何是无为?”
师云:“者个是有为。”
问:“如何是祖师西来意?”
师云:“栏中失却牛。”
问:“学人远来,请和尚指示。”
师云:“才入门,便好蓦面唾。”
问:“如何是直截一路?”
师云:“淮南船子到也未?”
云:“学人不会。”
师云:“且喜到来。”
问:“柏树子还有佛性也无?”
师云:“有。”
云:“几时成佛?”
师云:“待虚空落地。”
云:“虚空几时落地?”
师云:“待柏树子成佛。”
问:“如何是西来意?”
师云:“因什么向院里骂老僧?”
云:“学人有何过?”
师云:“老僧不能就院里骂得阇梨。”
问:“如何是西来意?”
师云:“板齿生毛。”
问:“贫子来,将什么过与?”
师云:“不贫。”
云:“争奈觅和尚何?”
师云:“只是守贫。”
问:“无边身菩萨,为什么不见如来顶相?”
师云:“如隔罗穀。”
【穀,谷】
问:“诸天甘露,什么人得吃?”
师云:“谢你将来。”
问:“超过乾坤底人如何?”
师云:“待有与么人,即报来。”
问:“如何是伽蓝?”
师云:“三门、佛殿。”
问:“如何是不生不灭?”
师云:“本自不生,今亦无灭。”
问:“如何是赵州主?”
师云:“大王是。”
问:“急切处,请师道。”
师云:“尿是小事,须是老僧自去始得。”
问:“如何是丈六金身?”
师云:“腋下打领。”
云:“学人不会。”
师云:“不会,请人裁。”
问:“学人有疑时如何?”
师云:“大宜小宜?”
学云:“大疑。”
师云:“大宜东北角,小宜僧堂后。”
问:“如何是佛向上人?”
师下禅床,上下观瞻相,云:“者汉如许长大,截作三橛也得,问什么向上向下。”
尼问:“如何是密密意?”
师以手掐之。
云:“和尚犹有者个在!”
师云:“是你有者个。”
师示众云:“老僧三十年前在南方,火炉头有个无宾主话,直至如今,无人举著。”
【《祖堂集》卷第十八<赵州和尚>:师示众云:“我三十年前在南方火炉头,举无宾主话,直至如今无人举著。” 有人举问雪峰:“赵州无宾主话作摩生道?”雪峰便踏倒】
问:“和尚受大王如是供养,将什么报答?”
师云:“念佛。”
云:“贫子也解念佛。”
师云:“唤侍者将一钱与伊。”
问:“如何是和尚家风?”
师云:“屏风虽破,骨格犹存。”
问:“如何是不迁之义?”
师云:“你道这野鸭子,飞从东去西去。”
问:“如何是西来意?”
师云:“什么处得者消息来?”
问:“如何是尘中人?”
师云:“布施茶盐钱来。”
问:“大耳三藏第三度觅国师不见,未审国师在什么处?”
师云:“在三藏鼻孔里。”
问:“盲龟值浮木孔时如何?”
师云:“不是偶然事。”
问:“久居岩谷时如何?”
师云:“何不隐去。”
问:“如何是佛法大意?”
师云:“礼拜著。”
僧拟进话次,师唤沙弥文远。
文远到,师叱云:“适来去什么处来?”
问:“如何是自家本意?”
师云:“老僧不用牛刀。”
问:“久向赵州石桥,到来只见掠彴子。”
师云:“阇梨只见掠彴子,不见赵州石桥?”
云:“如何是赵州石桥?”
师云:“过来过来。”
又僧问:“久向赵州石桥,到来只见掠彴子。”
师云:“你只见掠彴子,不见赵州石桥?”
云:“如何是石桥?”
师云:“度驴度马。“
问:“和尚姓什么?”
师云:“常州有。”
云:“甲子多少?”
师云:“苏州有。”
师上堂云:“才有是非,纷然失心,还有答话分也无?”
有僧出,抚侍者一下,云:“何不祇对和尚?”
师便归方丈。
后侍者请益:“适来僧是会不会?”
师云:“坐底见立底,立底见坐底。”
问:“如何是道?”
师云:“墙外的。”
云:“不问者个。”
师云:“问什么道?”
云:“大道。”
师云:“大道通长安。”
问:“拨尘见佛时如何?”
师云:“拨尘即不无,见佛即不得。”
问:“如何是无疾之身?”
师云:“四大五阴。”
问:“如何是阐提?”
师云:“何不问菩提?”
云:“如何是菩提?”
师云:“只者便是阐提。”
师有时屈指,云:“老僧唤作拳,你诸人唤作什么?”
僧云:“和尚何得将境示人?”
师云:“我不将境示人。若将境示阇梨,即埋没阇梨去也。”
云:“争奈者个何?”
师便珍重。
问:“一问一答,总落天魔外道。设使无言,又犯他匡网。如何是赵州家风?”
师云:“你不解问。”
云:“请和尚答话。”
师云:“若据你,合吃二十棒。”
师示众云:“才有是非,纷然失心,还有答话分也无?”
有僧出,将沙弥打一掌,便出去。师便归方丈。
至来日,问侍者:“昨日者师僧在什么处?”
侍者云:“当时便去也。”
师云:“三十年弄马骑,却被驴子扑。”
问:“与么来的人,师还接也无?”
师云:“接。”
云:“不与么来的人,师还接也无?”
师云:“接。”
云:“与么来,从师接。不与么来,师如何接?”
师云:“止!止!不须说,我法妙难思。”
镇府大王问:“师尊年,有几个齿在?”
师云:“只有一个牙。”
大王云:“争吃得物。”
师云:“虽然一个,下下咬著。”
问:“如何是学人珠?”
师云:“高声问。”
僧礼拜。
师云:“不解问,何不道:‘高下即不问,如何是学人珠?’何不与么问?”
僧便再问,师云:“洎合放过者汉。”
问:“二边寂寂,师如何阐扬?”
师云:“今年无风波。”
问:“大众云集,合谈何事?”
师云:“今日拽木头,竖僧堂。”
云:“莫只者个便是接学人也无?”
师云:“老僧不解双陆,不解长行。”
【双陆,古代博戏用具同时也是一种棋盘游戏。长行,古代的一种博戏,盛行于唐,变于双陆。】
问:“如何是真实人体?”
师云:“春夏秋冬。”
云:“与么,即学人难会?”
师云:“你问我真实人体。”
问:“如何是佛法大意?”
师云:“你名什么?”
云:“某甲。”
师云:“含元殿里,金谷园中。”
问:“如何是七佛师?”
师云:“要眠即眠,要起即起。”
问:“道非物外,物外非道,如何是物外道?”
师便打。
云:“和尚莫打某甲,已后错打人去在。”
师云:“龙蛇易辨,衲子难瞒。”
师见大王入院,不起,以手自拍膝,云:“会么?”
大王云:“不会。”
师云:“自小出家今已老,见人无力下禅床。”
问:“如何是忠言?”
师云:“你娘丑陋。”
问:“从上至今,不忘的人如何?”
师云:“不可得系心,常思念十方一切佛。”
问:“如何是忠言?”
师云:“吃铁棒。”
问:“如何是佛向上事?”
师便抚掌大笑。
问:“一灯燃百千灯,一灯未审从什么处发?”
师便趯出一只履。又云:“作家即不与么问。”
【趯:tì,踢】
问:“归根得旨,随照失宗时如何?”
师云:“老僧不答者话。”
云:“请和尚答话。”
师云:“合与么?”
【合:答】
问:“如何是不思处?”
师云:“快道快道。”
问:“夜升兜率,昼降阎浮,其中为什么摩尼不现?”
师云:“道什么?”
僧再问。
师云:“毗婆尸佛早留心,直至如今不得妙。”
问:“非思量处如何?”
师云:“速道速道。”
问:“如何是衣中宝?”
师云:“者一问嫌什么?”
云:“者个是问,如何是宝?”
师云:“与么即衣也失却。”
问:“万里无店时如何?”
师云:“禅院里宿。”
问:“狗子还有佛性也无?”
师云:“家家门前通长安。”
问:“觌面相呈,还尽大意也无?”
师云:“低口。”
云:“收不得处如何?”
师云:“向你道低口。”
问:“如何是目前一句?”
师云:“老僧不如你。”
问:“出来的是什么人?”
师云:“佛菩萨。”
问:“灵草未生时如何?”
师云:“嗅著即脑裂。”
云:“不嗅时如何?”
师云:“如同立死汉。”
云:“还许学人和合否?”
师云:“人来莫向伊道。”
问:“祖意与教意同别?”
师云:“才出家未受戒,到处问人。”
问:“如何是圣?”
师云:“不凡。”
云:“如何是凡?”
师云:“不圣。”
云:“不凡不圣时如何?”
师云:“好个禅僧。”
问:“两镜相向,哪个最明?”
师云:“阇梨眼皮,盖须弥山。”
问:“学人近入丛林,乞师指示。”
师云:“苍天苍天。”
问:“前句已往,后句难明时如何?”
师云:“唤作即不可。”
云:“请师分。”
师云:“问问。”
问:“高峻难上时如何?”
师云:“老僧不向高峰顶。”
问:“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?”
师云:“非人。”
问:“请师宗乘中道一句子。”
师云:“今日无钱与长官。”
问:“学人不别问,请师不别答。”
师云:“奇怪。”
问:“三乘教外,如何接人?”
师云:“有此世界来,日月不曾换。”
问:“三处不通,如何离识?”
师云:“识是分外。”
问:“众机来凑,未审其中事如何?”
师云:“我眼本正,不说其中事。”
问:“净地不止是什么人?”
师云:“你未是其中人在。”
云:“如何是其中人?”
师云:“止也。”
问:“如何是万法之源?”
师云:“栋梁椽柱。”
云:“学人不会。”
师云:“拱斗叉手不会?”
问:“一物不将来时如何?”
师云:“放下著。”
问:“路逢达道人,不将语默对。未审将什么对?”
师云:“人从陈州来,不得许州信。”
问:“开口是有为,如何是无为?”
师以手示之,云:“者个是无为。”
云:“者个是有为,如何是无为?”
师云:“无为。”
云:“者个是有为。”
师云:“是有为。”
师示众云:“佛之一字,吾不喜闻。”
问:“和尚还为人也无?”
师云:“佛,佛。”
问:“尽却今时,如何是的的处?”
师云:“尽却今时,莫问那个。”
云:“如何是的?”
师云:“向你道莫问。”
云:“如何得见?”
师云:“大无外,小无内。”
问:“离四句绝百非时如何?”
师云:“老僧不认得死。”
云:“者个是和尚分上事。”
师云:“恰是。”
云:“请和尚指示。”
师云:“离四句,绝百非,把什么指示!”
问:“如何是和尚家风?”
师云:“内无一物,外无所求。”
问:“如何是归根得旨?”
师云:“答你即乖。”
问:“如何是疑心?”
师云:“答你即乖也。”
问:“出家的人,还作俗否?”
师云:“出家即是,座主出与不出,老僧不管。”
云:“为什么不管?”
师云:“与么,即出家也。”
问:“无师弟子时如何?”
师云:“无漏智性,本自具足。”
又云:“此是无师弟子。”
问:“不见边表时如何?”
师云:“因什么与么!”
问:“澄而不清,浑而不浊时如何?”
师云:“不清不浊。”
云:“是什么?”
师云:“也可怜生。”
云:“如何是通方?”
师云:“离却金刚禅。”
问:“如何是囊中宝?”
师云:“嫌什么。”
云:“用不穷时如何?”
师云:“自家的还重否?”
又云:“用者即重,不用即轻。”
问:“如何是祖师的的意?”
师涕唾。
云:“其中事如何?”
师又唾地。
问:“如何是沙门行?”
师云:“离行。”
问:“真休之处,请师指。”
师云:“指即不休。”
问:“无问时如何?”
师云:“乖常语。”
问:“四山相逼时如何?”
师云:“无出迹。”
问:“到者里道不得时如何?”
师云:“不得道。”
云:“如何道?”
师云:“道不得处。”
问:“但有言句,尽不出顶。如何是顶外事?”
师唤沙弥文远。
文远应诺。
师云:“今日早晚也?”
问:“如何是毗卢师?”师云:“莫恶口。”
问:“至道无难,唯嫌拣择。如何得不拣择?”
师云:“天上天下,唯我独尊。”
云:“此犹是拣择。”
师云:“田库奴,什么处是拣择!”
问:“如何是三界外人?”
师云:“争奈老僧在三界内。”
问:“知有不有的人如何?”
师云:“你若更问,即故问老僧。”
师示众云:“向南方趋丛林去。莫在者里。”
僧便问:“和尚者里是甚处?”
师云:“我者里是柴林。”
问:“如何是毗卢师?”师云:“性是弟子。”
问:“归根得旨时如何?”
师云:“太慌忙生。”
云:“不审。”
师云:“不审从甚处起。”
刘相公入院,见师扫地,问:“大善知识为什么却扫尘?”
师云:“从外来。”
问:“利剑出匣时如何?”
师云:“黑。”
云:“正问之时,如何辨白?”
师云:“无者闲工夫。”
云:“叉手向人前争奈何?”
师云:“早晚见你叉手。”
云:“不叉手时如何?”
师云:“谁是不叉手者?”
问:“如何是沙门得力处?”
师云:“你什么处不得力?”
问:“如何是和尚示学人处?”
师云:“目前无学人。”
云:“与么即不出世也。”
师便珍重。
问:“祖意与教意同别?”
师作拳安头上。
云:“和尚犹有者个在?”
师卸下帽子,云:“你道老僧有个什么?”
问:“心不停不住时如何?”
师云:“是活物。是者个正被心识使在。”
云:“如何得不被心识使?”
师便低头。
问:“道从何生?”
师云:“者个即生也,道不属生灭。”
云:“莫是天然也无?”
师云:“者个是天然,道即不与么。”
问:“祖意与教意同别?”
师云:“会得祖意,便会教意。”
问:“如何是异类中行?”
师云:“唵部啉、唵部啉。”
问:“高峻难上时如何?”
师云:“老僧自住峰顶。”
云:“争奈曹溪路侧何?”
师云:“曹溪是恶。”
云:“今时为什么不到?”
师云:“是渠高峻。”
问:“如何是宝月当空?”
师云:“塞却老僧耳。”
问:“毫厘有差时如何?”
师云:“粗。”
云:“应机时如何?”
师云:“屈。”
问:“如何是沙门行?”
师展手拂衣。
问:“祖佛命不断处如何?”
师云:“无人知。”
问:“未审权机唤作什么?”
师云:“唤作权机。”
问:“学人近入丛林,不会,乞师指示。”
师云:“未入丛林,更是不会。”
问:“从上古德,将何示人?”
师云:“不因你问,老僧也不知有古德。”
云:“请师指示。”
师云:“老僧不是古德。”
问:“佛花未发,如何辨得贞实?”
师云:“是贞是实。”
云:“是什么人分上事?”
师云:“老僧有分,阇梨有分。”
问:“如何是佛?”
师云:“你是什么人。”
问:“蓦直路时如何?”
师云:“蓦直路。”
问:“如何是玄中不断玄?”
师云:“你问我是不断玄。”
问:“觉花未发时,如何辨得真实?”
师云:“已发也。”
云:“未审是真是实?”
师云:“真即实,实即真。”
问:“还有不报四恩三德者也无?”
师云:“有。”
云:“如何是?”
师云:“者辜恩负德汉。”
问:“贫子来,将什么物与他?”
师云:“不欠少。”
问:“如何是赵州正主?”
师云:“老僧是从谂。”
有婆子问:“婆是五障之身,如何免得?”
师云:“愿一切人生天,愿婆婆永沉苦海。”
问:“朗月当空时如何?”
师云:“犹是阶下汉。”
云:“请师接上阶。”
师云:“月落了来相见。”
师有时示众云:“老僧初到药山时,得一句子,直至如今齁齁地饱。”
师因在室坐禅次,主事报和尚云:“大王来礼拜。”
大王礼拜了,左右问:“列土王来,为什么不起?”
师云:“你不会。老僧者里,下等人来,出三门接。中等人来,下禅床接。上等人来,禅床上接。不可唤大王作中等、下等人也,恐屈大王。”
大王欢喜,再三请入内供养。
师因问周员外:“你还梦见临济也无?”
员外竖起拳。
师云:“那边见。”
外云:“者边见。”
师云:“什么处见临济?”
员外无对。
师问:“周员外什么处来?”
云:“非来非去。”
师云:“不是老鸦,飞来飞去?”
师示众云:“才有是非,纷然失心,还有答话分也无?”
后有僧举似洛浦,洛浦扣齿。
又举似云居,云居云:“何必。”
僧举似师,师云:“南方大有人丧身失命。”
僧云:“请和尚举。”
师才举,僧便指傍僧云:“者个师僧,吃却饭了,作什么语话。”
师休去。
师因看《金刚经》次,僧便问:“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菩提,皆从此经出。如何是此经?”
师云:“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,如是我闻,一时佛在舍卫国。”
僧云:“不是。”
师云:“我自理经,也不得。”
因僧辞去,师云:“阇梨出外,忽有人问:‘还见赵州否?’你作么生祇对?”
云:“只可道见。”
师云:“老僧是一头驴,你作么生见?”
僧无语。
师问新到:“从什么处来?”
云:“南方来。”
师云:“还知有赵州关么?”
云:“须知有不涉关者。”
师叱云:“者贩私盐汉。”
又云:“兄弟!赵州关也难过。”
云:“如何是赵州关?”
师云:“石桥是。”
有僧从雪峰来,师云:“上座莫住此间,老僧者里只是避难所在,佛法尽在南方。”
云:“佛法岂有南北?”
师云:“直饶你从云居、雪峰来,也只是个担板汉!”
云:“未审那边事如何?”
师云:“你因甚夜来尿床?”
云:“达后如何?”
师云:“又是屙屎。”
【担板汉:指呆笨、不灵活的汉子。】
示众云:“我此间有出窟师子,亦有在窟师子,只是难得师子儿。”
时有僧弹指对之。师云:“是什么?”
云:“师子儿。”
师云:“我唤作师子儿,早是罪过,你更行趯踏。”
师问新到:“离什么处?”
云:“离雪峰。”
师云:“雪峰有什么言句示人。”
云:“和尚寻常道:‘尽十方世界,是沙门一只眼。你等诸人向什么处屙?’”
师云:“阇梨若回,寄个锹子去。”
师因舍衣俵大众次,僧便问:“和尚总舍却了,用个什么去?”
师召云:“湖州子。”
僧应诺。
师云:“用个什么!”
师示众云:“未有世界,早有此性;世界坏时,此性不坏。”
僧问:“如何是此性?”
师云:“五蕴四大。”
云:“此犹是坏,如何是此性?”
师云:“四大五蕴。”
定州有一座主到,师问:“习何业。”
云:“经律论不听便讲。”
师举手示之:“还讲得者个么?”
座主茫然不知。
师云:“只饶你不听便讲得,也只是个讲经论汉,若是佛法,未在。”
云:“和尚即今语话,莫便是佛法否?”
师云:“直饶你问得答得,总属经论,佛法未在。”
主无语。
师问一行者:“从什么处来?”
云:“北院来。”
师云:“那院何似者院?”
行者无对。
有僧在边立,师令代行者语。
僧代云:“从那院来。”
师笑之。
师又令文远代之,文远云:“行者还是不取师语话。”
师问座主:“所习何业?”
云:“讲《维摩经》。”
师云:“《维摩经》道:‘步步是道场。’座主在什么处?”
主无对。
师令全益代座主语,全益云:“只者一问,可识道场么?”
师云:“你身在道场里,心在什么处?速道取!”
云:“和尚不是觅学人心。”
师云:“是。”
云:“只者一问一答,是什么?”
师云:“老僧不在心所里,法过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而知解。”
云:“既不在心所里,和尚为什么觅?”
师云:“为你道不得。”
云:“法过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意而不解,作么生道不得?”
师云:“吃我涕唾。”
师问僧:“你曾看《法华经》么?”
云:“曾看。”
师云:“经中道:‘衲衣在空闲,假名阿练若,诳惑世间人。’你作么生会?”
僧拟礼拜。
师云:“你披衲衣来否。”
云:“披来。”
师云:“莫惑我。”
云:“如何得不惑去。”
师云:“自作活计,莫取老僧语。”
师问座主:“所习何业?”
云:“讲《维摩经》。”
师云:“那个是维摩祖父。”
云:“某甲是。”
师云:“为什么却为儿孙传语?”
主无对。
师一日上堂。僧才出礼拜,师乃合掌珍重。
又一日,僧礼拜。
师云:“好好问。”
云:“如何是禅。”
师云:“今日天阴,不答话。”
问新到:“从何方来?”
云:“无方面来。”
师乃转背。
僧将坐具随师转。
师云:“大好无方面。”
问新到:“从什么处来?”
云:“南方来。”
师云:“三千里外逢莫戏!”
云:“不曾。”
师云:“摘杨花,摘杨花。”
【《祖堂集》卷第十八<赵州和尚>:“有僧辞,师问:‘什么处去?’对云:‘南方去。’师云:‘三千里外逢人,莫喜。’僧云:‘学人不会。’师云:‘柳絮!柳絮!’”】
丰干到五台,山下见一老人。
干云:“莫是文殊也无?”
老人云:“不可有二文殊也!”
干便礼拜,老人不见。
有僧举似师,师云:“丰干只具一只眼。”
师乃令文远作老人,我作丰干。
师云:“莫是文殊也无?”
远云:“岂有二文殊也!”
师云:“文殊,文殊。”
师问二新到:“上座曾到此间否?”
云:“不曾到。”
师云:“吃茶去。”
又问那一人:“曾到此间否?”
云:“曾到。”
师云:“吃茶去。”
院主问:“和尚!不曾到,教伊吃茶去,即且置;曾到,为什么教伊吃茶去?”
师云:“院主。”
院主应诺。
师云:“吃茶去!”
师到云居,云居云:“老老大大,何不觅个住处?”
师云:“什么处住得?”
云居云:“前面有古寺基。”
师云:“与么,即和尚自住取。”
师又到茱萸,茱萸云:“老老大大,何不觅个住处去?”
师云:“什么处住得?”
茱萸云:“老老大大,住处也不识!”
师云:“三十年弄马骑,今日却被驴扑。”
师又到茱萸方丈,上下观瞻。
茱萸云:“平地吃交作什么?”
师云:“只为心粗。”
【交:跤】
师一日将拄杖,上茱萸法堂上,东西来去。
萸云:“作什么?”
师云:“探水!”
萸云:“我者里一滴也无,探个什么?”
师将杖子倚壁,便下去。
台山路上有一婆子,要问僧。
僧问:“台山路,向什么处去?”
云:“蓦直去!”
僧才行,婆云:“又与么去也!”
师闻后便去,问:“台山路,向什么处去?”
云:“蓦直去!”
师才行,婆云:“又与么去也!”
师归,举似大众云:“婆子今日被老僧勘破了也。”
师见僧来,挟火示之,云:“会么?”
僧云:“不会。”
师云:“你不得唤作火,老僧道了也。”
师挟起火云:“会么?”
云:“不会。”
师却云:“此去舒州有投子山和尚,你去礼拜问取。因缘相契,不用更来。不相契,却来。”其僧便去。
才到投子和尚处,投子乃问:“近离什么处?”
云:“离赵州,特来礼拜和尚!”
投子云:“赵州老人有何言句?”
僧乃具举前话。
投子乃下禅床,行三五步,却坐云:“会么?”
僧云:“不会!”
投子云:“你归,举似赵州。”
其僧却归,举似师,师云:“还会么?”
云:“未会。”
师云:“也不较多也。”
【也不较多也,《五灯会元》为“投子与么,不较多也。”】
洞山问僧:“什么处来?”
云:“掌鞋来。”
山云:“自解?依他?”
云:“依他。”
山云“他还指阇梨也无?”
僧无对。
师代云:“若允,即不违。”
普化吃生菜,临济见云:“普化大似一头驴。”
普化便作驴鸣,临济便休去。
普化云:“临济小厮儿,只具一只眼。”
师代云:“但与本分草料。”
保寿问胡钉铰:“莫便是胡钉铰否?”
云:“不敢。”
保云:“还钉得虚空么?”
云:“请打破虚空来!”
保寿便打,却云:“他后有多口阿师,与你点破在。”
胡钉铰后举似师,师云:“你因什么被他打?”
云:“不知过在什么处?”
师云:“只者一缝,尚不奈何,更教他打破!”
钉铰便会。
师又云:“且钉者一缝。”
师因行路次,见一婆子问:“和尚住在什么处?”
师云:“赵州东院西。”
师举问僧云:“你道使哪个西字?”
一僧云:“东西字。”
一僧云:“依栖字。”
师云:“你两人总作得盐铁判官。”
师与侍郎游园,见兔走过,侍郎问:“和尚是大善知识,兔子见为什么走?”
师云:“老僧好杀。”
师因见僧扫地次,遂问:“与么扫还得净洁也无?”
云:“转扫转多。”
师云:“岂无拨尘者也?”
云:“谁是拨尘者?”
师云:“会么?”
云:“不会。”
师云:“问取云居去。”
其僧乃去问云居:“如何是拨尘者?”
云居云:“者瞎汉。”
师问僧:“你在此间多少时也?”
僧云:“七八年。”
师云:“还见老僧么?”
云:“见。”
师云:“我作一头驴,你作么生见?”
云:“入法界见。”
师云:“我将为你有此一著,枉吃了如许多饭!”
僧云:“请和尚道。”
师云:“因什么不道‘向草料里见!’”
师问菜头:“今日吃生菜熟菜?”
菜头提起一茎菜,师云:“知恩者少,负恩者多。”
【《五灯会元》为:菜头拈起菜呈之】
有俗行者到院烧香。
师问僧:“伊在那里烧香礼拜,我又共你在者里语话,正与么时,生在那头?”
僧云:“和尚是什么?”
师云:“与么,即在那头也。”
云:“与么,已是先也。”
师笑之。
师与小师文远论义,不得占胜,占胜者输胡饼。
师云:“我是一头驴!”
远云:“我是驴胃。”
师云:“我是驴粪。”
远云:“我是粪中虫。”
师云:“你在彼中作么?”
远云:“我在彼中过夏。”
师云:“把将胡饼来。”
【《祖堂集》卷十八<赵州和尚>:师有一日向七岁儿子云:”老僧尽日来心造,与你相共论义。你若输,则买餬饼与老僧;老僧若输,则老僧买餬饼与你。”儿子云:”请师立义。”师云:”以劣为宗,不得诤胜。老僧是一头驴。”儿子云:”某甲是驴粪。”师云:”是你与我买餬饼。”儿子云:”不得和尚,和尚须与某甲买餬饼始得。”师与弟子相争,断不得。师云:”者个事军国事一般,官家若判不得,须唤村公断。这里有三百来众,于中不可无人。大众与老僧断:宾主二家,阿那个是有路?”大众断不得。师云:”须是具眼禅师始得。”三日以后,沙弥觉察,买餬饼供养和尚矣。】
师因入内回,路上见一幢子无一截,僧问云:“幢子一截上天去也,入地去也?”
师云:“也不上天,也不入地。”
云:“向什么处去?”
师云:“扑落也。”
师坐次,一僧才出礼拜,师云:“珍重。”
僧伸问次,师云:“又是也。”
师因在檐前立,见燕子语,师云:“者燕子喃喃地,招人言语。”
僧问:“未审他还甘也无?”
师云:“依稀似曲才堪听,又被风吹别调中。”
有僧辞去,师云:“什么处去?”
云:“闽中去。”
师云:“闽中大有兵马,你须回避。”
云:“向甚处回避?”
师云:“恰好。”
有僧上参次,见师衲衣盖头坐次,僧便退。
师云:“阇梨莫道老僧不祗对。”
师问僧:“从什么处来?”
云:“南方来。”
师云:“共什么人为伴?”
云:“水牯牛。”
师云:“好个师僧,因什么与畜生为伴?”
云:“不异故。”
师云:“好个畜生。”
云:“争肯。”
师云:“不肯且从,还我伴来。”
师问僧:“堂中还有祖师也无?”
云:“有。”
师云:“唤来与老僧洗脚。”
堂中有二僧,相推不肯作第一座,主事白和尚,师云:“总教他作第二座。”
云:“教谁作第一座。”
师云:“装香著。”
云:“装香了也。”
师云:“戒香?定香?”
师问僧:“离什么处?”
云:“离京中。”
师云:“你还从潼关过么?”
云:“不历。”
师云:“今日捉得者贩私盐汉。”
因送亡僧,师云:“只是一个死人,得无量人送。”
又云:“许多死汉,送一个生汉。”
时有僧问:“是心生?是身生?”
师云:“身心俱不生。”
云:“者个作么生?”
师云:“死汉。”
有僧见猫儿,问云:“某甲唤作猫儿,未审和尚唤作什么?”
师云:“是你唤作猫儿。”
因镇州大王来访师,侍者来报师,云:“大王来。”
师云:“大王万福。”
侍者云:“未在,方到三门下。”
师云:“又道大王来也。”
因上东司召文远,文远应诺。
师云:“东司上,不可与你说佛法也。”
因在殿上过,乃唤侍者,侍者应诺。
师云:“好一殿功德。”
侍者无对。
师因到临济,方始洗脚,临济便问:“如何是祖师西来意?”
师云:“正值洗脚。”
临济乃近前侧聆,师云:“若会便会,若不会更莫啗啄,作么?”
临济拂袖去,师云:“三十年行脚,今日为人错下注脚。”
师因到天台国清寺,见寒山、拾得,师云:“久向寒山、拾得,到来只见两头水牯牛。”
寒山、拾得便作牛斗,师云:“叱叱。”
寒山、拾得咬齿相看,师便归堂。
二人来堂内,问师:“适来因缘作么生?”
师乃呵呵大笑。
一日,二人问师:“什么处去来?”
师云:“礼拜五百尊者来。”
二人云:“五百头水牯牛聻,尊者?”
师云:“为什么作五百头水牯牛去?”
山云:“苍天苍天!”
师呵呵大笑。
【聻,读音为nǐ,相当于“呢”,“哩”】
师行脚时,见二庵主。一人作丫角童。师问讯,二人殊不顾。来日早晨,丫角童将一铛饭来,放地上,分作三分。庵主将席子近前坐。丫角童亦将席近前,相对坐,亦不唤师。师乃亦将席子近前坐。
丫童目顾于师,庵主云:“莫言侵早起,更有夜行人。”
师云:“何不教诏这行者。”
庵主云:“他是人家男女。”
师云:“洎合放过。”
丫童便起,顾视庵主,云:“多口作么?”
丫童从此入山不见。
师因看经次,沙弥文远入来,师乃将经侧示之。沙弥乃出去。师随后把住,云:“速道!速道!”
文远云:“阿弥陀佛!阿弥陀佛!”
师便归方丈。
因沙弥童行参,师向侍者道:“教伊去。”
侍者向行者道:“和尚教去。”
行者便珍重。
师云:“沙弥童行得入门,侍者在门外。”
师行脚时,到一尊宿院,才入门相见,便云:“有么?有么?”
尊宿竖起拳头,师云:“水浅船难泊。”便出去。
又到一院,见尊宿,便云:“有么?有么?”
尊宿竖起拳头,师云:“能纵能夺,能取能撮。”礼拜便出去。
【尊宿:指年老而有名望的高僧】
师一日拈数珠,问新罗长老:“彼中还有者个也无?”
云:“有。”
师云:“何似者个?”
云:“不似者个。”
师云:“既有,为什么不似?”
长老无语。
师自代云:“不见道新罗、大唐。”
问新到:“什么处来?”
云:“南方来。”
师竖起指云:“会么?”
云:“不会。”
师云:“动止万福,不会?”
师行脚时,问大慈:“般若以何为体?”
慈云:“般若以何为体?”
师便呵呵大笑而出。
大慈来日见师扫地次,问:“般若以何为体?”
师放下扫帚,呵呵大笑而去。
大慈便归方丈。
师到百丈,百丈问:“从什么处来?”
云:“南泉来。”
百丈云:“南泉有何言句示人?”
师云:“有时道:‘未得之人亦须峭然去。’”
百丈叱之。
师容愕然。
百丈云:“大好峭然。”
师便作舞而出。
【峭然:悄然,不声不响的样子】
师到投子处,对坐斋。
投子将蒸饼与师吃。
师云:“不吃。”
不久下糊饼。投子教沙弥度与师。师接得饼,却礼沙弥三拜。投子默然。
因僧写师真呈师,师云:“若似老僧,即打杀我。若不似,即烧却。”
师因与文远行次,乃以手指一片地,云:“这里好造一个巡铺子。”
文远便去彼中立,云:“把将公验来。”
师便打一掴。
远云:“公验分明。过!”
【公验:官府开具的证件】
师问新到:“近离甚处?”
云:“台山。”
师云:“还见文殊也无?”
僧展手。
师云:“展手颇多,文殊难睹?”
云:“只守气急杀人。”
师云:“不睹云中雁,焉知沙塞寒。”
问:“远远投师,请师一接。”
师云:“孙膑门下,因什么钻龟?”
僧拂袖出去。
师云:“将为当荣,折他双足。”
【钻龟:古代一种占卜术】
师与首座看石桥,乃问首座:“是什么人造?”
云:“李膺造。”
师云:“造时向什么处下手?”
座无对。
师云:“寻常说石桥,问著下手处也不知。”
有新罗院主请师斋,师到门首,问:“此是什么院?”
云:“新罗院。”
师云:“我与你隔海。”
问僧:“什么处来?”
云:“云居来。”
师云:“云居有什么言句?”
云:“有僧问:‘羚羊挂角时如何?’云居云:‘六六三十六。’”
师云:“云居师兄犹在。”
僧却问:“未审和尚尊意如何?”
师云:“九九八十一。”
有一婆子日晚入院来,师云:“作什么?”
婆云:“寄宿。”
婆呵呵大笑而去。
师出外,逢见一个婆子提一个篮子,师便问:“什么处去?”
云:“偷赵州笋去。”
师云:“忽见赵州,又作么生?”
婆子近前,打一掌。
师因见院主送生饭,鸦子见便总飞去。
师云:“鸦子儿见你为什么却飞去?”
院主云:“怕某甲。”
师云:“是什么语话?”
师代云:“为某甲有杀心在。”
师问僧:“什么处来?”
云:“江西来。”
师云:“赵州著在什么处?”
僧无对。
师从殿上过,见一僧礼拜,师打一棒,云:“礼拜也是好事。”
师云:“好事不如无。”
师因参潼关,潼关问师云:“你还知有潼关么?”
师云:“知有潼关。”
云:“有公验者即得过,无公验者不得过。”
师云:“忽遇銮驾来时如何?”
关云:“也须检点过。”
云:“你要造反!”
师到宝寿,宝寿见师来,遂乃背面而坐。师便展坐具。宝寿起立,师便出去。
师在南泉时,泉牵一头水牯牛,入僧堂内,巡堂而转。
首座乃向牛背上三拍,泉便休去。
师后将一束草安首座面前,首座无对。
有秀才见师,乃赞叹师云:“和尚是古佛。”
师云:“秀才是新如来。”
有僧问:“如何是涅槃?”
师云:“我耳重。”
僧再问,师云:“我不害耳聋。”
乃有颂:
腾腾大道者,对面涅槃门。
但坐念无际,来年春又春。
有僧问:“生死二路是同是别?”
师乃有颂:
道人问生死,生死若为论?
双林一池水,朗月耀乾坤。
唤他句上识,此是弄精魂。
欲会个生死,颠人说梦春。
有僧问:“诸佛有难,火焰里藏身。和尚有难,向什么处藏身?”
师乃有颂:
渠说佛有难,我说渠有灾。
但看我避难,何处有相随。
有无不是说,去来非去来。
为你说难法,对面识得来。
见起塔,乃有颂:
本自圆成,何劳叠石。
名邈雕镌,与吾悬隔。
若人借问,终不指画。
因见诸方见解异途,乃有颂:
赵州南,石桥北,观音院里有弥勒。
祖师遗下一只履,直至如今觅不得。
因鱼鼓有颂:
四大犹来造化功,有声全贵里头空。
莫怪不与凡夫说,只为宫商调不同。
因莲花有颂:
奇异根苗带雪鲜,不知何代别西天。
淤泥深浅人不识,出水方知是白莲。
鸡鸣丑,愁见起来还漏逗。裙子褊衫个也无,袈裟形相些些有。裩无腰,袴无口,头上青灰三五斗。比望修行利济人,谁知变作不唧溜。
平旦寅,荒村破院实难论。解斋粥米全无粒,空对闲窗与隙尘。唯雀噪,勿人亲,独坐时闻落叶频。谁道出家憎爱断,思量不觉泪沾巾。
日出卯,清净却翻为烦恼。有为功德被尘幔,无限田地未曾扫。攒眉多,称心少,叵耐东村黑黄老。供利不曾将得来,放驴吃我堂前草。
食时辰,烟火徒劳望四邻。馒头䭔子前年别,今日思量空咽津。持念少,嗟叹频,一百家中无善人。来者只道觅茶吃,不得茶噇去又瞋。
禺中巳,削发谁知到如此。无端被请作村僧,屈辱饥凄受欲死。胡张三,黑李四,恭敬不曾生些子。适来忽尔到门头,唯道借茶兼借纸。
日南午,茶饭轮还无定度。行却南家到北家,果至北家不推注。苦沙盐,大麦醋,蜀黍米饭薤莴苣。唯称供养不等闲,和尚道心须坚固。
日昳未,者回不践光阴地。曾闻一饱忘百饥,今日老僧身便是。不习禅,不论义,铺个破席日里睡。想料上方兜率天,也无如此日炙背。
晡时申,也有烧香礼拜人。五个老婆三个瘿,一双面子黑皴皴。油麻茶,实是珍,金刚不用苦张筋。愿我来年蚕麦熟,罗睺罗儿与一文。
日入酉,除却荒凉更何守。云水高流定委无,历寺沙弥镇长有。出格言,不到口,枉续牟尼子孙后。一条拄杖粗棘藜,不但登山兼打狗。
黄昏戌,独坐一间空暗室。阳焰灯光永不逢,眼前纯是金州漆。钟不闻,虚度日,唯闻老鼠闹啾唧。凭何更得有心情,思量念个波罗蜜。
人定亥,门前明月谁人爱。向里唯愁卧去时,勿个衣裳著甚盖。刘维那,赵五戒,口头说善甚奇怪。任你山僧囊罄空,问著都缘总不会。
半夜子,心境何曾得暂止。思量天下出家人,似我住持能有几。土榻床,破芦席,老榆木枕全无被。尊像不烧安息香,灰里唯闻牛粪气。